在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中國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訪港5天,在香江掀起「航母熱」,廣大市民振奮不已。此間軍事專家對《大公報》表示,作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這次訪問香港首次面向公眾開放參觀,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重視和關愛,讓香港市民感受國家強大實力,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
專家表示,如今,人民海軍艦艇訪港已經常態化,相信未來軍艦訪港次數還會進一步增加,亦不排除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服役后訪港的可能。 大公報記者 馬靜報道
此間軍事專家宋忠平對記者表示,此次訪港的山東艦航母編隊,包括055型導彈驅逐艦延安艦、052D型導彈驅逐艦(改進型)湛江艦,以及054A型導彈護衛艦運城艦。從被網友親切稱為中國海軍中「年輕派」的導彈驅逐艦052D改進型,到中國自主研制的萬噸級大型驅逐艦055,再到山東艦,編隊組成頗有意義,整個編隊是中國海軍主力艦艇的縮影,向香港各界乃至全世界展示中國裝備的先進技術與中國海軍發展成就。
訪港前夕完成戰訓 展示強大保障力
談及航母編隊訪港意義,宋忠平認為,這首先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山東艦作為首艘國產航母,首次向公眾開放就選擇向香港市民開放,充分彰顯中央政府對香港市民的厚愛。其次,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中央政府也希望通過山東艦訪港,讓香港市民更直觀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航母編隊訪港是一場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落后就要挨打,過去中華民族因落后飽受屈辱,香港更感受頗深?,F在,中國因強大而屹立于世界之林。從世界范圍內看,擁有航母的國家少之又少,能夠自主研制航母的國家更是屈指可數,中國就是其中之一。”
宋忠平表示,2017年遼寧艦航母編隊也曾訪港,遼寧艦雖是中國人第一艘航母,但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山東艦從設計到制造都由中國獨立自主完成,很權性能和整體戰斗力來講,山東艦的現代化程度、自動化程度都比遼寧艦有質的飛躍,遼寧艦上很多成熟技術在山東艦上也得到了比較好的應用和創新。宋忠平提到,日前,遼寧艦、山東艦剛剛完成了雙航母戰斗群的實戰化演習。剛剛下“海戰場”,就馬不停蹄地登上香港“大舞臺”,這說明山東艦航母具備很強的實戰能力和保障能力。
情泊香江 電磁彈射福建艦訪港可期
艦承華脈,情泊香江。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以后,人民海軍艦艇曾以各種形式8次到訪香港。宋忠平表示,如今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訪港已經實現常態化。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海軍必然進一步增加海軍艦艇訪港次數,待最先進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服役后或許也可以訪港。一系列開放活動,令香港同胞學到軍事知識、國防知識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香港的安全、穩定、繁榮,都有賴于解放軍的強大和祖國的強盛,進一步提升香港同胞的國家認同感和自豪感。
圖:香港得以先睹為快「國之重器」,再次體現國家對香港的關心重視,對港人而言更是一場活生生的國安及國防教育課。\新華社
「我從深圳過來,今天早上五點左右到這。很榮幸、很自豪,也算是沾了香港同胞的光,內地平?;旧蠜]有這種機會?!箒碜陨钲诘挠谙壬?月3日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早上抵達香港時,在鴨脷洲海怡半島接受傳媒採訪說出這一句暖心雋語。山東艦首次開放參觀便選擇香港,再次突顯香港的確是中央的「掌上明珠」。
山東艦首次向公眾開放參觀
今次已經不是解放軍航母第一次訪港,2017年7月7日至11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導彈護衛艦煙臺艦、導彈驅逐艦銀川艦和濟南艦組成的海軍航母編隊??肯愀?。那是解放軍海軍航母編隊首次??肯愀?,當時更是航母遼寧艦第一次面向公眾開放,亦是艦載戰鬥機第一次集中展示。來到2025年,山東艦航母編隊抵達香港,意義更加重大,因為山東艦是第一艘國產的航母,而跟之前來港的遼寧艦一樣,首次向公眾開放參觀同樣選擇了香港。
山東艦訪港的消息一出,隨即就在網上「炸了」,內地網民爭相表示羨慕香港,希望自己亦有機會參觀這一艘承載著國人企盼和期望的國產航母:「真帥,羨慕香港人民了」、「真羨慕香港的朋友們啊,本山東人還沒見過山東艦呢」、「我也想參觀咱的軍艦和航母啊啊啊」。作為大國崛起、中國人可以挺起胸膛平視世界的象徵,山東艦被賦予很多不同的意義,而對香港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們再次獲得中央的殊遇,可以先睹為快「國之重器」。
中央長期支持和關心香港發展
「國之重器」訪港固然重要,但亦只是中央眾多惠港政策及安排的其中一小項。回歸以來,中央支持香港的措施多不勝數,涉及經濟、民生、提升香港競爭力等等。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連續三年來港考察調研,表達對香港堅定的支持和關心,同時廣泛聽取香港各界意見,我們便可以清晰看到,中央確確實實把香港看得非常重。只要香港有需要,在特區政府牽頭反映下,中央都會盡可能滿足。這種獲得中央全力支持、「背靠祖國」的優勢,絕對是亞洲區內其他國家和地區所不能企及。
再看看不久前的5月底,《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在香港舉行。33個國家代表簽署公約成為調解院的創始成員國,另有50多個國家和近20個國際組織高級代表出席並見證。在國家的堅實支持、各成員國協商同意下,國際調解院總部設於香港,是首個在香港設立總部的政府間國際組織,預期總部最早於2025年底開幕並投入運作,足見國家對特區的器重。
國際調解院總部設於香港,除了代表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獲得各方的充分信賴,讓香港可以進一步發揮自己的獨特角色和功能外,隨著調解院總部正式投入運作,愈來愈多不同國家的代表、專家、學者將相繼到來,香港的國際聲譽想必會進一步提升,而這一切,亦有賴中央的全力支持方能達成。
中央支持提升香港國際聲譽
除了上述有形的支持,回歸以來中央對香港的支持亦從未停歇。遠的不說,單是去年,中央的惠港措施就已經達到100多項,從港澳「個人遊」城市擴容、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恢復,再到持續深化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出匯款便利化安排,再到中央贈予香港多一對大熊貓「安安」及「可可」,以及奧運金牌健兒訪港等。種種惠港措施,僅在一年來先後發生,中央對港有多關愛,可見一斑。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日前發布題為《堅定篤行 團結奮進──寫在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的「港澳平」署名文章,當中提到:「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偉大祖國作堅強後盾,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一定會堅定篤行、團結奮進,不斷開創香港更加璀璨輝煌的明天!」筆者十分認同有關說法,中央惠港政策一項接一項,正正顯示中央以最大力度支持護航香港持續發展。今天香港正以大步邁向「由治及興」的新姿態,書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篇章;我們有信心,香港的明天必定更加光明。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