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沈佳)在近日舉行的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太原科技大學牽頭研發的“大型寬厚鋼板液壓滾動剪切技術與裝備”從全球近40個國家的千余項頂尖成果中突圍,一舉摘得金獎,用硬核科技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高校在工業智造領域的創新實力。
作為鋼鐵生產大國,我國在寬厚鋼板剪切技術領域長期面臨效率與能耗的雙重挑戰。傳統剪切設備不僅體積龐大、成本高昂,且難以適應不同規格鋼板的加工需求。太原科技大學研發團隊聚焦這一關鍵核心技術,歷經多年系統攻關,創新性地以液壓伺服系統為核心驅動力,打造出一套顛覆傳統的鋼板剪切解決方案。該成果通過四大核心技術突破,徹底改寫了行業規則:首創液壓缸驅動復合連桿機構,實現寬厚板全規格純滾動剪切,精準解決剪切軌跡不可調的行業痛點;設計新型11桿液壓滾動剪切機構,使設備重量隨鋼板規格增大的增幅降低超60%;研發智能液壓控制系統,確保剪切過程零偏差;創新抗偏載液壓缸結構,將液壓伺服系統的穩定性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目前,該技術已獲國內外20余項發明專利授權,并在寶武太鋼、山鋼、河鋼等頭部鋼鐵企業實現規模化應用,單條生產線效率提升30%以上。研發的液壓滾動剪切裝備堪稱“降本增效神器”,其突破性的臥式液壓缸增力設計,使設備裝機功率降低35%,傳動機構省去主電機、減速機等復雜裝置,設備重量與投資成本直降40%。此外,模塊化結構設計讓設備安裝調試周期縮短50%,維護成本降低30%,真正實現“小身材、大能量”。這項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大幅提升了我國鋼鐵企業的生產效率,更助力企業在高端鋼板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為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注入新動能。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是全球發明創新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盛會。本屆展會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千余項前沿成果,競爭激烈程度創歷史新高。從實驗室的創新構想,到國際舞臺的金獎榮耀,太原科技大學的這項成果不僅是中國鋼鐵智造的里程碑,更是中國高校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產業升級的生動縮影。隨著更多自主創新技術的涌現,中國將持續在全球工業領域釋放創新活力,為世界科技進步貢獻更多“中國方案”。
新華社日內瓦4月13日電(記者 王婭楠)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13日在瑞士日內瓦閉幕,中國代表團攜200多項發明參展,共獲得77項金獎(含24項評審團特別嘉許金獎)、96項銀獎和55項銅獎。
發明展最后一天特別安排了中國人工智能產品專場展,展示的項目包羅萬象,既有小學生利用回收校服制作的可持續隔音板,也有大學生設計的室內健康空氣控制系統和自適應信息物理極地服……
其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展示的變電站空地協同智能運檢系統獲得金獎,該系統集空地一體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及多模態大模型狀態分析智能體于一體,不但極大地減輕人工運檢的負擔,而且有效預防電力設備和人身安全事故的發生。來自中國的機器人和機器狗還與現場參觀者進行積極互動。
中國駐瑞士大使館臨時代辦茅俊在現場致辭時表示,中國代表團長期積極參與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今年參展的項目無論數量和質量都再創新高。中國將繼續同包括瑞士在內的各國一道,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
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發明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余華榮表示,中國發明創新和科技創新及智能產品從這里走向世界,展現“中國智造”的實力。中國愿與瑞士及全球各國伙伴共探技術前沿。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創辦于20世紀70年代,是世界上舉辦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發明展之一。本屆展會為期5天,來自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個發明項目展示了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創新成果。